珈(jia)創生物 —— 生物技(ji)術服務與(yu)研發為一體的(de)高新(xin)技(ji)術企(qi)業
優(you)質高(gao)效(xiao)透明
High quality, efficient and transparent
發(fa)布時間(jian):2018-12-27 16:21 信息來源: 閱(yue)讀次數: 次
2018-12-26 18:44 來源(yuan): 長江日報(bao)
近期(qi),工信部發布了(le)2018年度國(guo)家小(xiao)型(xing)微型(xing)企(qi)業創(chuang)(chuang)業創(chuang)(chuang)新示(shi)(shi)范基(ji)地(di)名(ming)單,武(wu)(wu)漢(han)光電(dian)谷創(chuang)(chuang)業創(chuang)(chuang)新基(ji)地(di)、武(wu)(wu)漢(han)江岸青年創(chuang)(chuang)業基(ji)地(di)進入榜單。據了(le)解,武(wu)(wu)漢(han)開展(zhan)小(xiao)微企(qi)業雙創(chuang)(chuang)示(shi)(shi)范基(ji)地(di)建設3年來,武(wu)(wu)漢(han)“國(guo)字號(hao)”的小(xiao)微企(qi)業雙創(chuang)(chuang)示(shi)(shi)范基(ji)地(di)已達8個,位(wei)居全國(guo)副省(sheng)級(ji)城市前列。
2016年6月,工信部出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建設管理辦法,明確鼓勵小微企業創業創新,激發社會經濟活力。在政策導向上,從扶持小微企業轉向營造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生態,重點建設一批小微企業示范基地。
兩個月后,武漢正式實施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評審管理辦法,落實國家戰略,結合武漢特色,這份文件為武漢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描繪出了一幅藍圖,政府在“雙創”中角色更加明確,以明晰的標準和獎勵措施引導支持全市雙創基地提質升級;對獲評市級、省級、國家級的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的單位,分別一次性給予30萬元、50萬元及100萬元的獎勵。
截至目前,武漢已有省級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22家,市級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52家。
“小微活,就業旺,經濟興”,小微企業是培育經濟新動能的重要來源。截至今年11月底,武漢市場主體總量已突破110萬大關,每9個登記城市人口就有1個市場主體,百萬市場主體的絕大多數是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。經過30年的發展,截至去年底,武漢已擁有眾創空間、孵化器、創業基地等各類創業服務機構350多家。
數據顯示,小微(wei)(wei)企(qi)業(ye)雙創(chuang)示范基地(di)是小微(wei)(wei)企(qi)業(ye)創(chuang)業(ye)創(chuang)新的(de)聚集地(di),52家(jia)示范基地(di)里(li)共吸納小微(wei)(wei)企(qi)業(ye)4469家(jia),其中1931家(jia)擁(yong)有自主知識產權,教授、博士、大(da)學生(sheng)、科研人員成為基地(di)里(li)的(de)創(chuang)業(ye)主力軍(jun)。一批(pi)領(ling)先技(ji)術在基地(di)孵化,打造(zao)出(chu)具(ju)有全球(qiu)競爭力的(de)產品,這里(li)走出(chu)了明德生(sheng)物、威(wei)蒙環保、泰(tai)樂奇、珈(jia)創(chuang)生物(wu)、美(mei)測材(cai)料等一大(da)批在(zai)國內(nei)外具有重要影響(xiang)力的企業。
“通過前期的調研,我市小微企業雙創基地存在市場化、專業化程度不高,特色不明顯,品牌影響力不大,造血能力較弱,資源整合能力不強,基地之間缺乏協同聯動,提供的創業服務滿足不了入駐企業的實際需求等問題。”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,在創業服務亟需提檔升級的背景下,打造一批小微企業雙創基地顯得尤為必要,建設小微企業雙創基地既是國家戰略,也是滿足武漢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。